案例分析首页 > 外贸课堂 > 案例分析

华盛昌:国际扩张“老友记”

来源:世界经理人    发布时间:2013-07-01 11:13:54    浏览次数:2676

【导语】“一定要和客户直接接触,你可以了解市场需求,对市场有第一时间的正确判断。”袁剑敏1991 年创立企业的时候,他的企业与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出口企业一样,也是接香港等地的来料加工,与外贸中间商合作出口。但不甘心只做代工厂的袁剑敏在1995 年争取到了自营出口权,开始自建外贸团队,直接与客户接触。

从那时起,华盛昌的海外市场拓展逐渐加速。虽然是工程师出身,但袁剑敏对市场的重视程度和敏锐度丝毫不逊于人。他坚持直接面对客户,“1998 年我英语都开不了口,跟客户谈还是不行。但我和客户都坚持不用翻译,直接谈。到后面就很好了。这对你的把握和判断都会很有帮助。”

“直接面对你的客户”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新一轮经济改革启动,出口外贸成了沿海各地经济增长的引擎,一大批加工厂、外贸中间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制造工厂以低廉的人力成本获得大量订单。来自香港等地的贸易商则依靠市场和信息优势,在外贸业务链条上占得一席之地。

制造和贸易的分工有其专业化的合理性,但在袁剑敏看来,这种割裂也会付出代价:制造厂商停留在产业链底端,无法接触市场需求的一手信息,无法也无动力去做进一步的研发等工作;贸易商没有实体作为后盾,与客户的合作就往往停留在提供最低价格这一层次上,难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如果两者能有机结合起来,“制造商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而客户则获得了一个‘生产+ 研发’的基地,来作为其市场的后盾。这样就符合双方的需求。”在被问及自己做国际市场十几年来的最大体会时,他说到,“当然,这个实体需要做很多事情。需要建立团队,需要有研发,需要有品质,需要有规模,有生产能力。这样往往能形成一个比较长远的合作模式。”

“小单我们从来不拒绝”

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华盛昌与海外客户合作得很稳健,十几年的老客户占了多数。由于有人力等方面的优势,中国制造商在接海外订单时,往往都喜欢接量大的单,甚至不屑于接小单。但华盛昌却另有一套衡量标准— “大单我们也要做,但要有合情合理的价格。不过小单我们从来不拒绝,这是我们企业很重要的一点。”袁剑敏说。

比起同行,不拒绝小单的华盛昌发展规模可能慢一点。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大订单剧减,让只接大单的同行感受到了大起大落的痛苦,但华盛昌却凭借更合理的客户结构,安然度过危机。

在袁剑敏看来,客户不论大小,只要看重产品基础研发的价值,都是“志趣相投”的好客户。

“不拒绝小客户”的市场开拓哲学,让袁剑敏培养了一大批注重技术含量的忠诚老客户。用他的话来说,“客户也会发展,今天可能很小,但明天可能就发展的比较大了。从小的开始做,跟客户的关系会很好。我们跟客户都是十几年的老朋友。”遍布全球各地的“老友”,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加稳定的订单,还有更宝贵的价值—第一手的商业情报—“市场信息特别灵敏,对你做决策做市场都会很有好处。”

如在俄罗斯和印度市场,由于和客户十几年的稳定合作,对当地的市场有了切实的了解和坚定的信心,从2009 年开始,华盛昌开始在当地设立销售及售后服务分公司。既提高对老客户的服务质量,也趁势跨出了企业国际化的新一步。

“安排研发人员和客户直接见面”

选择培养注重技术含量的稳定客户,给华盛昌带来的另一好处是对企业产品研发的促进。许多制造业的出口企业都面临产业升级难的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无法建立有效的和市场对接的产品研发体系。首先,由于企业以廉价代工为主,难以获得足以支撑研发投入的利润率;其次,客户对制造厂商的定位较低,也让代工企业没有进行研发创新的动力和机会。

得益于对自身的清晰定位和对客户的有效选择和培养,华盛昌成功地实现了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的良性循环。因为选择的是注重技术含量的客户,专业性更强,对价格并不那么敏感,所以产品能获得较好的利润率,足以支撑较高的研发投入;并且客户对企业的技术研发要求越高,激发了企业进行科研技术攻关的动力。

在华盛昌,研发永远处于第一位

工程师出身的他深知研发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作用。在他的企业,研发设计占据最中心的地位:“研发人员由我直接领导和培训;享受最高的待遇和奖励;公司坚决保护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所有客户过来,我们都会安排研发人员和客户直接见面交流,让研发人员了解最新的市场行情。所以研发人员会感到自己的责任、价值,这是很重要的。”

多年的培育初见成效。华盛昌在热成像技术、激光测距、万用表等方面,都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在一些领域,行业内的国际巨头也借鉴其技术进行开发。

“研发这块利润我们不能再给他们”

技术研发方面成功,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扩张增添了底气。华盛昌的海外业务分为以欧美市场为主的ODM 设计代工,和以新兴市场为主的自主品牌。

在强手如林的欧美市场,华盛昌选择与大品牌合作。由于能力得到客户认可,很多时候研发设计都是华盛昌在做,欧美品牌商直接贴牌销售。然而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即便付出了研发设计的努力,面对强势的欧美品牌,往往拿不到研发那一块的利润。但对自己的研发实力非常自信的袁剑敏则坚定地说到,“我们是代研方,这是很重要的地位,研发这块利润我们不能再给他们。”

在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华盛昌已不仅仅满足于“为他人作嫁衣裳”。他在当地开设的销售分公司,除了服务老客户,另一重大使命就是推广其自有品牌“CEM”。在袁剑敏眼中,在海外推广自主品牌远不是“把东西卖出去”那么简单,而是“在那里一定要有销售、有售后、有服务、有矫正、有库存,你及时帮客户解决问题,维护你的品牌。”

他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不可能做欧美市场,那边有问题了,你叫人家把货发回来,过了一个月,你的东西还不能给人家。你这样怎么做自己的品牌呢?只会砸了自己的牌子。”

做自主品牌,特别是在海外做自主品牌,前期的投入巨大,而产出往往不成比例。袁剑敏的应对之策是“两条腿走路”:“贴牌和自主品牌一起做。在产品和市场上进行划分,欧美市场以贴牌为主,新兴市场自主发力;在客户主打的产品领域为其ODM 生产,而在客户不涉及的领域则力推自主品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灵活把握各部分投入的比例,从而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笨鸟先飞,比别人努力一点点”

处于研发的第一线,与年轻的研发人员一同攻关,这是“笨鸟先飞,比别人努力一点点”。在十年前,他的定位是和台湾地区及韩国比,现在是赶超欧美较强的企业,“我们有人的优势:人力资源、研发团队都不比欧美差,做事情的努力程度甚至超过欧美。”

但不可否认,中国制造企业要赶超发达国家的同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欧美日本等国虽然在人力成本等方面不占优势,但在制造技术、流程管理等方面仍然优势巨大。

在被问及企业进行国际化竞争时面临的困惑时,袁剑敏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制造能力方面的不足,“在测量仪表行业,制造精度是极为关键的,人家是把你当标准来用。但现在工人队伍稳定性远远不够,而且我们的生产流程也有待优化。这就造成产品品质和欧美一流水平相比,总是有欠缺。”因此,袁剑敏也在尝试改变,通过机械手、自动焊接、自动检测的方式,试图把人为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

另一方面,袁剑敏认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做品牌还是有一定差距,市场营销、媒体合作等方面都不成熟,但现在是打基础的关键时刻,“产品质量、创新是中国企业的主题。中国的产品价格已经是低了,这是我们的优势。除此之外,现在特别需要从研发方面积累优势。”

虽然在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国际上唱衰中国制造的声音此起彼伏,国内也有舆论认为出口不再能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但袁剑敏并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中国企业要国际化,出口外贸企业仍然是冲在最前的排头兵,也是最有可能首先在国际市场打响自己品牌的一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