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首页 > 资讯中心 > 部门动态

国检专报:出口茶叶五年来首次扭转逆势 特种茶优势明显

来源:福州进出口商会    发布时间:2013-07-04 09:42:40    浏览次数:2329

201316月,福建口岸出口茶叶6139.3吨、4177.9万美元,同比2.2%、14.2%,是自2009年以来首次扭转逆势,出口量与出口货值齐涨。

同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破除国外技术壁垒优势明显。2012年以来,我国茶叶的农残项目已遭遇日本、欧盟多项贸易技术壁垒,其中日本实施四项贸易技术壁垒措施,包括将茶叶的三唑磷限量标准值加严到0.01毫克/公斤、对乌龙茶氟虫腈项目实施命令检查(抽检比例为100%、对乌龙茶中茚虫威项目实施强化监控检查(抽检比例为30%、对乌龙茶和绿茶中苯胺灵项目实施强化监控检查,极大阻碍中国茶叶对日出口201316月,福建口岸输日茶叶3258.1吨、1358.9万元,同比增长5.0%、19.6%,增幅明显。

二是福建省特产茶类品种优势明显。2013年上半年,福建口岸出口乌龙茶4439.4吨,占全国乌龙茶出口量的52.47%,比2012年同期的51.26%增加1.21个百分点;出口花茶942.5吨,占全国花茶出口量的33.90,比2012同期25.69%增加8.21个百分点。明显体现福建省作为乌龙茶、花茶主茶区的优势。

福建省是乌龙茶、花茶等特种茶的主产区,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优良的加工传统,虽然近年来国内屡屡炒作关于福建乌龙茶稀土超标事件,但福建乌龙茶内销市场和国际市场仍较硬挺;20134月,农业部发布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深入实施《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发挥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稳步提升东南沿海乌龙茶产区,引导茶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并要求各地要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容量,因地制宜地发展茶叶生产,积极推进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的优化,保持茶园面积的基本稳定。

借此契机,检验检疫部门建议凝聚各方合力从个方面加强帮扶。一是建立茶叶质量预警体系。由行业协会组织开展病虫害监测,收集国外标准动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及时向茶农发布警示信息,指导茶农提前应对二是加强对茶叶生产加工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确保从源头种植户直到出口企业管理者都强化茶叶安全卫生意识,确保出口茶叶质量安全。三是加快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鼓励茶农开展农业合作,不但可以使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还能提高抗风险能力,通过示范区建设促进茶叶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相关监管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应联合商议对策,研究从源头抓起的措施,健全从农业投入品销售、茶叶种植至加工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促进我省茶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五是推广“三统一”模式。从茶叶公司、供应商直到茶农实施统一购买、统一发放、统一使用经检测合格的、不含违禁成份的农药。六是做强我省茶叶品牌,使发展资源得到效益利用最大化,加强对茶叶农业科技项目的应用研究,并使研究成果结合实际落实到位。(福州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