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动态首页 > 资讯中心 > 业内动态

欧盟红酒被调查 进口酒会否涨价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3-06-07 09:57:51    浏览次数:2478
    商务部6月5日表示,将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消息一出,多只国产葡萄酒上市公司个股直奔涨停板。 

    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进口葡萄酒每年以50%-60%的增速扩张,其中超过六成来自欧盟。那么,“双反”会否导致进口葡萄酒价格上涨?国内市场又会出现什么变化?国产葡萄酒业真的迎来机遇? 

    欧盟葡萄酒被中国“双反”调查 

    早在去年8月份,中国酒业协会就对外公开表示将对欧盟葡萄酒提起“双反”申诉。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指出,欧盟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产区,产量占全球总量的69%,其向我国大量低价倾销,抢占市场的意图非常明显。有迹象表明,欧盟为葡萄酒产业提供大量补贴,这些补贴使国内葡萄酒在同欧盟进口葡萄酒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距上次“双反”动议时隔10个月后,商务部6月5日正式表示,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而同样在6月5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初裁结果。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副局长刘丹阳表示,这并非报复性措施,我国对于贸易救济调查采取审慎的态度,葡萄酒虽然金额不大,但对于欧盟也是十分重要的产业,中方会依据事实进行公开公正的调查。 

    进口葡萄酒价廉质优深入人心 

    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累计进口葡萄酒7931.5万升,比去年同期增加23.7%;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升5.6美元,下跌10.5%。1-2月份的进口葡萄酒中,近六成自欧盟进口,其中,法国的进口量占同期我国葡萄酒进口总量的40.1%。 

    “欧洲很多国家本土的葡萄酒消费量每年是在下降的,反而是中国每年的进口量以50%左右的速度在迅速扩张。”主营进口红酒的酒美网CEO吕意德指出。 

    值得关注的是,“质优价廉”的进口葡萄酒快速涌入,对国内葡萄酒生产企业形成了不小的冲击,2012年不少国产葡萄酒生产企业陷入亏损境地。 

    上海卡聂高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黄永生指出,欧盟葡萄酒目前占据了我国进口葡萄酒总量的半壁江山,而且每年增长都很厉害,除了多年来的品质口碑外,价格下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说,当前对于进口葡萄酒行业非常敏感,欧洲进口葡萄酒价廉质优已经深入人心,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固定消费群体,对国内参差不齐的葡萄酒产业确实有很大的冲击。 

    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国内78%的消费者选择购买200元以下价位的红酒,消费者需求偏好促使各大知名酒庄纷纷调整价格策略,纷纷降价抢占国内市场,从而拉低了葡萄酒的进口价格水平。 

    不会逆转进口葡萄酒份额上升趋势 

    近几年“中国因素”在整个红酒领域中日益显示出其不可忽视性。“每到3月-6月法国红酒交易季时,到处都是中国人的身影,来自中国的买家正在成为推动红酒市场的重要力量。”上海红酒交易中心市场部总监王佳琪表示。 

    为此也有不少人担忧,对欧盟葡萄酒的“双反”调查可能会提高进口葡萄酒的消费成本。因为一旦出台惩罚性关税就可能导致进口酒的价格上涨,最终还是要由国内消费者承担这一后果。 

    黄永生则认为,对欧盟实施的“双反”调查,不会逆转进口葡萄酒市场份额上升的趋势,因为葡萄酒产区较多,选择性大,其他新兴葡萄酒地区的进口酒并不会受到影响。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欧洲进口葡萄酒成本在“双反”影响下,必然会升高,无疑也会传导到最终消费群体。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认为国内酒厂必然得益,其实也未必,因为业内公开的秘密是很多国内酒厂的高端产品,原料都依靠进口,同样会受到影响;二是认为酒价可能立竿见影上涨,实际上国内红酒库存极大,经销商库存几万瓶比比皆是,至少半年以上库存销不完,理论上不应该马上涨价。 

    吕意德也表示,国产葡萄酒同国外的葡萄酒相比在品质上确实还存在一定差距,这是进口葡萄酒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因此,对欧盟葡萄酒的“双反”调查并不会改变进口葡萄酒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对进口葡萄酒相关企业的打击会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