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鞋类、纺织服装中婴幼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历来为各国所重视,颁发相关法规、标准(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有毒有害物质、物理机械性能控制等方面做出严格限量规定。今年来,福州检验检疫局强化对进出口儿童用品生产、销售等重点环节开展了风险排查整治、重点项目检验监管,以确保儿童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强化产品生产源头把关。对儿童用品使用原辅材料符合性进行监管验证,采取验证、抽样(企业送检)检验原辅材料的符合性,对不合格原辅材料不允企业用于产品生产,如鞋服用皮革料、纺织料禁用偶氮、甲醛、有毒害物、PH值,玩具用油漆重金属、邻苯二甲酸盐等项目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从源头上控制质量安全。
二是开展儿童用品专项监督检查。2012年底开始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儿童用品专项监督工作,对135家进出口生产、销售的婴儿童玩具、鞋服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工艺、产品的可追溯性、玩具年龄组及警告语等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隐患5个,抽样检验检测181批次,不合格8批次,不合格主要是小附件拉力、邻苯二甲酸盐含量、总铅、耐摩擦色牢度等项目。
三是加强敏感重点安全项目检验监管。儿童用品的敏感重点安全除了禁用偶氮、总铅等重金属、甲醛、有毒害物等外,其机械安全也是重点,近年来成了国外通报、召回的重灾区,如童鞋服中纽扣、绒球、吉祥物饰和其他装饰物等小附件拉力,绳带、绳索,玩具中布娃娃身上的钮扣、“眼珠”,玩具车上的小配件等,小附件拉力达不到要求,绳带设计不合理、过长等极易造成窒息、致命等危险。加强敏感重点安全项目检验监管已是常态化,有力确保了儿童用品的质量安全。
四、加强进口儿童用品的质量安全把关。对法定检验的儿童用品实施批批检验,非法定的实施抽查检验,以确保符合我国国家标准要求,如童装必须符合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有关禁用偶氮、pH值、甲醛、耐水耐摩擦耐汗渍耐唾液色牢度等项目要求,不合格的实施退货或烧毁。
“六一”国际儿童节翩翩而至,节日的庆祝活动渐进高峰,各种儿童用品及相关消费自然又成这一时期的热点。一些父母在儿童节购买孩子用品时因关爱心切而往往忽视对儿童用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等问题。由于我国对儿童用品的质量安全重视程度较晚,有些厂商缺乏信用,以次充好,执行标准不严,每年有不少儿童受到劣质儿童用品侵害。在选购儿童用品时,检验检疫部门建议:
童鞋服。一看产品上有无商标和中文厂名厂址;二看产品上有无号型标识;三看产品上有无成份标识,主要是指服装的面料、里料的成份标识,有填充料的服装还应标明其中填充料的成份和含量;四看产品上有无洗涤标识的图形符号及说明。并了解洗涤和保养的方法要求;五看产品上有无产品的合格证、产品执行标准编号、产品质量等级及其它标识;六是简易自查安全。对纽扣、绒球、吉祥物饰等小附件、饰物要自己动手拉拉是否易脱落,童装产品腰部绳带、上衣外套颈部或腰部的拉绳是否设计不合理,过长。这些小附件极易被儿童放入口中而出现哽塞、吸入或吞咽导致死亡和受伤。
玩具:一看认证标示。国家从2007年6月1日起对直接影响到儿童健康与安全的童车、电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弹射玩具、娃娃玩具等六类玩具强制性产品认证,未获得证书和未贴产品认证标志的,为不合格产品。二看金属玩具。边缘是否存在锐边锐尖,小配件是否容易松脱,易造成窒息。三看娃娃玩具:注意娃娃的眼睛、鼻子、扣子、拉链等其他部分是否容易松脱,易造成窒息。四看电玩具。电池须有安全固定装置,如用螺丝固定,应避免儿童触及或进入口中。玩具在开动时,应留意玩具的发条驱动、惯性驱动等动力机构不应露出可触及。一些发声的近耳玩具,应注意音量,以免影响孩子的听力。五看童车。电动童车的最大速度不应超过8km/h,活动部件间的间隙应<5mm或>12mm。六看玩具的安全警告标识。安全标识应醒目、易读、易懂、且不易擦掉。内含小零件,不适合3岁及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应有年龄警告的图标或文字警示等。(福州检验检疫局 郑宜宝 李馨 罗凌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