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设进境粮谷检疫初筛实验室。争取到质检总局建设资金40万元和长乐市财政配套资金240万元,在长乐办办公大楼建立进境粮谷检疫初筛实验室,目前已完成实验室和标本室建设的前期调研工作,基本完成实验室设计,促进通关提速,服务粮油产业集群的发展,防止有害生物及有毒有害物质随进境粮谷传入。
二是帮促长乐鳗鱼示范区建设。严格把好鳗鱼产量质量关,自2011年获批首批国家级示范区以来,鳗鱼产品质量稳定,于2014年6月再次通过总局复查;积极帮扶企业拓展韩国市场,打破日本单一市场束缚;调研撰写了《中国长乐鳗鲡生态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建议书》,有效解决鳗鱼养殖“用药危机”,带动长乐市白对虾及其它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
三是打造“松下港区粮食物流园区”名片。发挥松下港首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优势,加强进口粮食功能性口岸建设和粮食检验检疫工作,目前松下港物流园区获得准入的进口大豆、油菜籽、玉米、小麦等粮食储存、加工企业达7家,形成系统粮油进口、储存、加工运转模式。2014年4月,松下港顺利通过总局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