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首页 > 资讯中心 > 部门动态

国检专报:福州检验检疫局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大局服务福州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

来源:福州检验检疫局    发布时间:2015-01-07 17:30:35    浏览次数:2599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2013年福建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242.9亿美元,为福建第二大贸易伙伴。据专家测算,今年东盟将超过美国,跃居成为福建最大的贸易伙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福州检验检疫局立足职能,主动站位,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大局,进一步服务福州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

一是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帮扶福州港马尾港区、长乐松下港区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口岸核心能力达标港口,帮促松下港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我国首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积极服务罗源湾口岸辐射能力提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进境粮食和水果口岸设施、口岸防疫管理、现场查验条件、业务开展等方面对码头经营单位全程指导,合理配置检验检疫资源,大力提升了口岸竞争力, 提高了港口运作效率,为福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提供质量安全保障。

二是全力服务自贸区先行先试。1212福建自贸区正式获批,在全面学习和借鉴上海自贸区首批可复制可推广8项检验检疫制度的基础上,福州检验检疫局立足福州对台区位优势和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城市的功能定位,推动福建口岸与台湾关贸网络全面对接,吸引台资企业借道福建拓展东盟出口市场,实现互利双赢。在福州自贸园区内先行先试5项检验检疫管理创新措施:开展与台湾、东盟之间检验检疫证书、认证认可、检测结果、原产地证书等电子数据的交换和互认;全面简化报检随附单证,使企业可自主选择区内任何一个检验检疫窗口办理报检和取证放行手续;积极与台湾相关部门共同研究两岸往来交通工具快速通关检疫机制;对一般进出口的发件商品采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对台湾输大陆食品农产品源头管理、口岸验放,实现快速放行;探索跨境电商分类管理,建立检验检疫高效便捷监管模式,适度放宽准入和检验要求。

三是建立中国-东盟海产品合作机制。培育与东盟各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水产品贸易优势,力促马尾成为进口水产品绿色丝绸之路。积极为马尾“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上线筑基搭台,成为我国首家以“海产品”为主题的海产品交易所,实现海产品“线上交易、线下交收、人民币结算”,东盟水产品交易品种300余种,年交易量约200万吨,全年交易金额超过300亿元,居全国首位;依托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福州名成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建立海产品电子档案,完善海产品产、供、销安全可追溯体系。20141-10月,进口东盟水产品445批次,1.53万吨,2557.18万美元,占进口贸易性水产品总量40%,并呈大幅增长趋势,交易中心的竞争力和辐射力进一步提高,巩固了福州作为进口水产品全球采购、全国配送的最大进口水产品集散地的地位和优势。

四是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推行关检“三个一”模式,实现沿线国家出口企业“多点报检、就近取证”,结合集中审单系统和电子监管系统自动抽验,强化关检信息互通,全面实现通关单无纸化,极大缩短了通关时间;在马尾口岸建成福建首个进口冷冻水产品集中查验区,采取24小时驻点集中查验模式,变“货等人”为“人等货”、由“港区检”到“市场放”,实现沿线国家进口货物随到随检,快速放行,平均每个集装箱减少通关时间1.5天,每年为进口企业节省通关费用400万元;在风险分析基础上合理降低远洋自捕水产品抽检比例,大力提升远洋自捕水产品进口业务效率,20141-11月福州马尾口岸共进口远洋自捕水产品17.9万吨,货值达1.0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9%4.8%,超过2013年全年进口量,实现三年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