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首页 > 资讯中心 > 部门动态

国检专报:福州检验检疫局在福建口岸首次检出进口铜矿有毒有害元素超标

来源:福州进出口商会    发布时间:2013-09-03 15:10:04    浏览次数:2282

近日,福州检验检疫局在一批来自菲律宾进口铜矿中检出砷元素含量超国家标准限量要求约1倍,存在环境污染隐患。该批铜矿重50.12吨、货值2.6万美元,检验检疫部门依法对货物出具退运处理通知书,这是近年来福建口岸首批退运进口铜矿产品。

鉴于全国多个口岸均有发现进口铜矿有毒有害元素超标,福州检验检疫局一直以来就从六个方面加强进口铜矿检验工作。一是加强信息收集,及时下载收集总局警示通报和检验标准,并构建共享电子平台,方便全体业务人员查阅;二是加强能力建设,不定期开展业务研讨,不断从其他口岸典型案例汲取经验和加深标准检验条款的学习理解;三是加强工作组织,从领导到一线干部都高度重视进口矿产品安、卫、环项目的监测,每批货物均按标准要求进行放射性检测,和抽送铜矿样品进行有毒有害元素的检测;四是加强多方沟通,每批货物进口前均与收货人、码头、场站做好充分沟通,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根据装载货物的基本情况、卸货港条件、卸货后运输方式等进行风险评估,精心编写取制样工作方案;五是加强过程检验,卸货过程均安排检验人员监卸,严格按方案规定在整个取制样过程确保抽样方法的科学性、抽样过程的严密性及抽样样品的代表性;六是加强检测验证,样品检测有异常时,及时梳理内部方案及原始记录,并再取样送实验室复核检测,核实无误后再出证。

分析国内各口岸进口铜矿因环保指标超标退运情况屡有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国外供货商诚信度不一,部分不法商人存在侥幸心理,以次充好,掺杂劣质铜矿销往中国;二是国外第三方检验机构良莠不齐,个别检验机构甚至与国外供货商恶意串通,出具的检测报告可信度不高;三是国内贸易商风险意识不强,部分贸易商对国内标准法规缺乏了解,签订合同时未考虑到退运的后续处置。

为此建议:一是选择资质好、诚信度高的供应商;二是在货物装港时应按标准严格取样检测有毒有害元素;三是在合同的相关条款中,应订明以到货港检验检疫机构的证书作为最终结算依据,如有毒有害元素检测超标的话,应由发货人承担相应责任,为退运索赔时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