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发文,为了促进贸易便利化,方便企业经营,自2013年7月1日起,铁矿石自动进口许可证实行网上申领。
目前,我国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数量仅为112家,其中钢铁企业有70家(大部分是国企),而矿石贸易商有42家。而随着商务部实行新的进口铁矿石许可证申领方式,意味着从2005年以来,商务部推行的铁矿石进口资质限制制度将 “灰飞湮灭”,只要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都可以进口铁矿石,不再需要向中国五矿商会和中国钢铁协会这两个机构申领相关资质,是这是国务院下放和取消一批行政审批权的举措之一,是向着市场化方向的改革措施。对铁矿石行业自身而言,主要影响有:
一是有助于进口铁矿石渠道的多元化
目前,我国进口铁矿石的主要来源国仍然是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矿的来源过于集中,因此,三大矿山在铁矿石价格下跌时,可以通过控制发货量、招标等手段来干扰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使得进口铁矿石呈现“易涨难跌”的特性。
铁矿石进口资质管理取消后,众多的市场参与者会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合适的进口铁矿石,预计非洲、东南亚等非主流矿的进口量会随之增加,从而加大了提高我国进口铁矿石渠道多元化水平的概率。
二是国际贸易的风险加大
随着来源国别和企业的增加,可能遇到以次充好、收款后拒不发货或是仅发部分货物等风险加大,对到货结算的纠纷可能性也增大,因此对于初次涉及进口铁矿石业务的公司来说,有必要谨慎地选择合作伙伴,尽量与大型贸易商合作,如果不得不与一些中小贸易商合作,则需要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来最大限度地避免质量和发货风险。
三是短期内进口铁矿石价格将呈现出明显波动
铁矿石进口资质管理取消后,短期内,市场骤然会多出许多买家,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大中小型钢厂6800余家,钢材贸易商15万家,假设有10%的大中小型钢厂“试水”进口铁矿石,也是现在有铁矿石进口资质企业数量的6倍,据福州外轮代理负责人分析,短期内,一方面由于国内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行业无序竞争,导致价格下降,另一方面有可能由于大规模企业争相进口争抢货源进而推高矿石进口价格, 因此,进口铁矿石价格将呈现出明显波动,但从整体来看,铁矿石进口资质管理的取消有利于进口铁矿石价格的透明性和合理性,可以合理地反映供求关系,因此对铁矿石市场和价格不会构成很大的影响。
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福州口岸共进口铁矿130批、重量686.13万吨,货值8.19亿美元,批次、重量和货值同比分别增长47.73%、43.30%和23.86%。为了提前应对即将出现的进口铁矿石企业和来源国短时间骤增的新形势,福州检验检疫局提前应对,采取四项措施做好疏港及把关服务工作:
一是深化对进口铁矿石进行风险模式管理。深入推进进口散装矿产品风险等级分类管理模式,对每批进口铁矿石实施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风险评估手段和质量安全信息收集内容。调整优化现有资源,不断提升港口通关水平和提升检验检疫自身工作的有效性和工作质量水平。
二是强化对收货人的信用管理。在规范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收货人以往进口在规范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将监管的结果用于分类的动态调整,对信用差的企业和风险大批次强化监管,对信用好、自检自控能力强的收货人和报检批次给予更加便利的通关环境,实施该强化就强化,该放行就放行”,从而达到了“既能监管有效,又能快速放行”的目的。
三是加快推进码头机械取制样设备建设和运行。专项成立项目小组与码头形成合力,加快推进港口码头建设使用机械取制样设备,不断提升口岸自动化水平,强化码头机械化取制样工作,缩短放行周期。目前辖区内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共有7套自动化取制样系统,其中全省投资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进口铁矿、煤炭综合机械取制样设备已基本完成建设。
四是有效促进口岸快速通关。改变以往报检批“一刀切”施检工作方式,采取“一对一”制定方案,优化流程即验即放。根据报检批风险等级,采取远程监管、过程巡查、驻点监督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检验监管措施,将有限的人力资源用于把控关键、重点环节,突出重点企业和重点批次监管,对一般环节采取巡查监管、日常监管,促进通关便利化。
信息联系人 林婧一 0591-87065929
铁矿进口迎来利好新策 检验检疫部门需提前应对(总专报 邮箱内参)
近日商务部发文,为了促进贸易便利化,方便企业经营,自2013年7月1日起,铁矿石自动进口许可证实行网上申领。
目前,我国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数量仅为112家,其中钢铁企业有70家(大部分是国企),而矿石贸易商有42家。而随着商务部实行新的进口铁矿石许可证申领方式,意味着从2005年以来,商务部推行的铁矿石进口资质限制制度将 “灰飞湮灭”,只要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都可以进口铁矿石,不再需要向中国五矿商会和中国钢铁协会这两个机构申领相关资质,是这是国务院下放和取消一批行政审批权的举措之一,是向着市场化方向的改革措施。对铁矿石行业自身而言,主要影响有:
一是有助于进口铁矿石渠道的多元化
目前,我国进口铁矿石的主要来源国仍然是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矿的来源过于集中,因此,三大矿山在铁矿石价格下跌时,可以通过控制发货量、招标等手段来干扰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使得进口铁矿石呈现“易涨难跌”的特性。
铁矿石进口资质管理取消后,众多的市场参与者会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合适的进口铁矿石,预计非洲、东南亚等非主流矿的进口量会随之增加,从而加大了提高我国进口铁矿石渠道多元化水平的概率。
二是国际贸易的风险加大
随着来源国别和企业的增加,可能遇到以次充好、收款后拒不发货或是仅发部分货物等风险加大,对到货结算的纠纷可能性也增大,因此对于初次涉及进口铁矿石业务的公司来说,有必要谨慎地选择合作伙伴,尽量与大型贸易商合作,如果不得不与一些中小贸易商合作,则需要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来最大限度地避免质量和发货风险。
三是短期内进口铁矿石价格将呈现出明显波动
铁矿石进口资质管理取消后,短期内,市场骤然会多出许多买家,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大中小型钢厂6800余家,钢材贸易商15万家,假设有10%的大中小型钢厂“试水”进口铁矿石,也是现在有铁矿石进口资质企业数量的6倍,据业内人士分析,短期内,一方面由于国内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行业无序竞争,导致价格下降,另一方面有可能由于大规模企业争相进口争抢货源进而推高矿石进口价格, 因此,进口铁矿石价格将呈现出明显波动,但从整体来看,铁矿石进口资质管理的取消有利于进口铁矿石价格的透明性和合理性,可以合理地反映供求关系,因此对铁矿石市场和价格不会构成很大的影响。
为了提前应对即将出现的进口铁矿石企业和来源国短时间骤增的新形势,检验检疫部门建议提前应对,及时做好疏港及把关服务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码头机械取制样设备建设和运行。专项成立项目小组与码头形成合力,加快推进港口码头建设使用机械取制样设备,不断提升口岸自动化水平,强化码头机械化取制样工作,缩短放行周期。
二是有效促进口岸快速通关。改变以往报检批“一刀切”施检工作方式,采取“一对一”制定方案,优化流程即验即放。根据报检批风险等级,采取远程监管、过程巡查、驻点监督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检验监管措施,将有限的人力资源用于把控关键、重点环节,突出重点企业和重点批次监管,对一般环节采取巡查监管、日常监管,促进通关便利化。
三是强化对收货人的信用管理。在规范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收货人以往进口在规范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将监管的结果用于分类的动态调整,对信用差的企业和风险大批次强化监管,对信用好、自检自控能力强的收货人和报检批次给予更加便利的通关环境,实施该强化就强化,该放行就放行”,从而达到了“既能监管有效,又能快速放行”
四是可深化对进口铁矿石进行风险模式管理。福州检验检疫局正深入推进进口散装矿产品风险等级分类管理模式,对每批进口铁矿石实施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风险评估手段和质量安全信息收集内容。调整优化现有资源,不断提升港口通关水平和提升检验检疫自身工作的有效性和工作质量水平。(福州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