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之窗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之窗

闽发布7项惠台政策 台资中小企可申请助保金贷款

来源:东南网    发布时间:2013-06-17 17:17:02    浏览次数:2586

16日上午,在第五届海峡论坛大会上,福建省政府宣布7项惠台政策,促进两岸交流合作。

赠送三只自繁小熊猫

小熊猫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此次应台北市立动物园的要求,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将向台北市立动物园赠送三只自繁小熊猫。

台资中小企业

可申请助保金贷款

福建省财政安排3000万元政府风险补偿金,同兴业银行合作开展台资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该模式由符合银行信贷要求的台资中小企业按其贷款额2%缴纳助保金,企业助保金同政府风险补偿金共同组成风险池资金。进入风险池的台资中小企业可享受贷款抵质押或担保比例由100%降低为40%~60%的优惠。一旦贷款发生损失,先由企业助保金偿还,企业助保金不足以抵偿部分,由政府风险补偿金和银行各按50%分担。

7月1日起,凡在福建省(不含厦门)3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和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中,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台资企业,均可向当地台办或兴业银行申请。据了解,协议生效后两年内将为台资中小企业发放助保金贷款30亿元,原则上单户企业贷款额度最高为500万元。

每年5000万元

助力两岸科研

今年至2015年,福建省财政每年安排25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年安排2500万元,合计5000万元,设立“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资助与台湾合作的研究课题,范围包括新材料与制造、电子信息、农业、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健康等领域的科研项目,重点就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联合寻求新突破,进一步吸引和集聚海峡两岸科学家开展科技合作。

该基金面向全国,有合作意愿的台湾科技人员可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网站(http://www.nsfc.gov.cn),了解相关要求、责任和资助范围。

资助企业科研题目

为加强两岸科技创新合作,提升闽台科技竞争力,福建省政府决定安排台湾企业科研经费1000万元,用于资助台资企业和对台科技合作企业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在闽台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动在闽企业与台湾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开展技术与科研合作。

 放宽前往金门旅游签注

2011年6月12日,福建省正式启动在厦暂住一个月以上的外省人员赴金门旅游业务。至今年5月底,已有72927名在厦暂住人员申请办理了赴金门旅游。

部分外省人员因未随身携带在户籍地申请的大陆证,无法申请赴金门旅游。经公安部同意,厦门决定对此类申请人直接签发有效期三个月的大陆证和三个月一次出境入境签注,进一步便利在厦暂住的外省人员赴金门旅游。6月15日起,厦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可正式办理这项业务。但仅限从厦门口岸一次出境、入境使用,且不再对申请人原持有的大陆证宣布作废。对首次申请大陆证和随身携带有效大陆证的申请人,仍按现行做法办理。

台胞证可邮政快递收取

6月15日起,福建省各市、县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在为台湾居民办理台胞证和签注的同时提供邮政快递服务,为台湾居民申请台胞证和签注后的证件领取提供更多选择。

申请办理证件的台湾居民可自行到相关市、县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窗口领取,也可以通过邮政速递方式将台胞证寄到指定的地址,每本台胞证递送费用为人民币21元。

每年培训数百名

两岸新型农民

漳州市是全国对台农业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福建将在漳州设立海峡两岸新型农民交流培训基地,每年拟不定期举办10期培训班,每期10天~12天,面向两岸招收学员30名~50名。

首期培训班将在第五届海峡论坛期间举办,以“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为主题,主要对象为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将邀请海峡两岸知名农业学者、专家授课,并开展农业管理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