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商机首页 > 资讯中心 > 天下商机

吉木乃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概况

来源:福州进出口商会    发布时间:2020-08-18 11:46:05    浏览次数:1561

吉木乃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概况



吉木乃口岸概况


吉木乃口岸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境内,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哈萨克斯坦州毗邻,地处阿尔泰山南麓,东经85°36′55,北纬47°29′47′,平均海拔在770米左右。吉木乃口岸距吉木乃县城22公里,距阿勒泰市198公里, 距东哈州斋桑县仅有62公里,距哈萨克斯坦东哈州首府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470公里,距哈萨克斯坦国首都阿斯塔纳市1300公里。民国初年,吉木乃口岸就成为我国通往俄国的主要通道之一。国家“一五”期间,口岸贸易额居全疆对苏四大口岸之首,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9亿卢布,占全疆贸易总额的45%。1991年9月,经中哈两国政府协商,吉木乃口岸批准临时过货。1992年8月,中哈两国政府正式批准恢复开放吉木乃—迈哈布奇盖口岸。1994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吉木乃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1996年6月,口岸获准建立边民互市市场,确定为自治区指定的边境小额贸易口岸。1997年11月,吉木乃口岸正式对外开放。2002年3月,中国吉木乃—哈国迈哈布奇盖口岸正式向第三国开放。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吉木乃口岸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正在新疆对外开放总体布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7月,吉木乃被国家农业部认定首批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

吉木乃口岸是多边口岸,主要面对的是哈萨克斯坦并对第三国开放。哈方近几年来,由于受经济下行影响,货币贬值较大,需求下降。但发展的愿望强烈。近年来,我们按照自治区、地区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安排部署,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积极打造手续简便、通关高效的优质口岸。

对外贸易运行情况。自1992年恢复开关以来至2019年底,吉木乃口岸累计完成进出口货物393万吨,口岸贸易额76亿美元,口岸入出境人员达142万人次,由于受疫情影响2020年1-4月,吉木乃口岸累计完成进出口货物7.89万吨,同比下降34%,口岸贸易额1772万美元,同比下降57%,口岸入出境人员达1832人次,同比下降57%。从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进口商品主要有:铜、铝、废旧钢铁、矿石、木材、农副产品、天然气 、冻鱼、玉石等;其出口商品有:重型卡车、大中型客车、挖掘机、铲车、机械产品、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化工产品等。近年来,吉木乃口岸按照地区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安排部署,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形成了对哈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新格局。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机遇,吉木乃口岸被自治区纳入北通道规划。目前,俄罗斯鄂木斯克市—哈国迈哈布奇盖口岸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吉木乃口岸公路已投入使用。在吉木乃口岸实现中哈两国铁路对接,有利于打造第二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走廊及国际能源大通道北线。目前,阿勒泰—布尔津—吉木乃口岸铁路项目已完成预可研报告,并经自治区发改委上报中国铁路总公司,吉木乃口岸铁路建设已纳入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当中。近年来,吉木乃口岸委积极争取口岸建设转移支付资金,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和改造力度,全面完成口岸公路扩建工程和场地建设,形成完善的道路网络格局,完成待检车辆停车场、涉外、中方停车场、货检厅、出入境旅检大厅、待检厅和边检综合楼等建设项目,口岸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同时,海关H986大型查验设施于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加快了车辆查验速度,提高了查验效率,为快速通关提供了有利保障。

通关效率切实提高。完善定期口岸联席会议、工作例会、口岸运行分析会议机制,提供临时延关服务,切实解决口岸通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企业经营性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和整治。积极推行无纸化通关,缩短报关报检手续办理流程,提升便利化通关服务水平。吉木乃—斋桑国际联运班车恢复投运,正常情况下由原来每周对发2班增加至目前每天对发6班。认真执行6×8工作制,驻口岸各单位干部职工周六坚守岗位,全力保障口岸通关畅通。




吉木乃边合区概况


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于2011年9月6日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成为全国第15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占地面积14.39平方公里,位于距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吉木乃口岸18公里。按照国务院要求,将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成为境内外能源资源开发、加工生产制造、商品贸易、仓储转运、国际物流采购的综合经济功能区,成为经济发展、边境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开放示范区。

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自成立以来,入园企业27家,其中上市企业4家,油气加工、风电装备、农副产品加工等牵动性项目陆续落户,初步形成天然气进口加工、风电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体系。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亿元,园区已开发面积4.82平方公里。建设完成了园区道路、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一期)及热力管网、城市一级消防站、110kv变电站等工程,还配套建设了海关监管仓库、小商品仓库等设施,标准化厂房10座,基础配套日臻完善,园区投资吸引力不断提升。边合区空间规划为“两心、两轴、七园区”,即:商贸服务中心、工业加工中心;沿广汇路发展轴、沿319省道发展轴;仓储物流区、综合保税区、油气加工区、食品加工区、先进装备制造区、石英产品加工区、纺织及轻工产业园区。

一、区位优势。吉木乃边合区是通往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芬兰、辐射中亚五国的战略前沿,现已形成集公路、管道为一体的便捷、安全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境内外铁路连接汇通也已列入规划建设中,已初步形成了我国沿边、沿桥(新亚欧大陆桥)和沿交通干线向国际、国内拓展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百余年通商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吉木乃口岸,距哈国斋桑县80公里、乌斯卡缅市500公里、阿斯塔纳市1300公里,距俄罗斯公路铁路口岸鲁布佐夫斯克仅760公里,是我国唯一连接中哈俄蒙四国间的重要国际通道。

二、优惠政策。

1、大工业电价0.363元。

2、对入园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免费提供厂房、院落、办公室及配套设施,前三年免租金(注:厂房装修、设备购买等由企业自行负责)。

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优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段整体布局上,规划有北、中、南三条通道,全面带动沿线城市和口岸开放发展,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实现重点突破。新疆自治区编制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促进新疆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规划》中,将吉木乃口岸纳入北通道规划,向西连通中亚和欧洲。北通道自京津唐地区(环渤海经济圈)起,经大同—呼和浩特—包头—额济纳—伊吾—巴里坤—将军庙—富蕴—北屯(阿勒泰)—布尔津—吉木乃—厄斯克门(原哈萨克斯坦的乌斯季卡缅诺格尔斯克)—鄂木斯克(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圣彼得堡(俄罗斯),抵达赫尔辛基(芬兰,波罗的海)。而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距离吉木乃口岸仅18公里,在对外开放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哈萨克斯坦资源优势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哈萨克语: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国名来自其主体民族哈萨克族。原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在1991年12月16日宣布独立。哈萨克斯坦近年来加强了与俄罗斯等东欧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一体化,2015年1月1日将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等国家成立欧亚经济联盟。2019年3月20日,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首都阿斯塔纳更名为努尔苏丹。截止2020年3月1日,哈萨克斯坦全国人口总数为1867.19万人。其中:努尔苏丹市114.48万人,阿拉木图市192.77万人,奇姆肯特市104.22万人。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面积为272.49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领土横跨亚欧两洲。国境线总长度超过1.05万千米。哈萨克斯坦通过里海可以到达阿塞拜疆和伊朗,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可以到达亚速海和黑海。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九位。东南连接中国新疆,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16世纪之前,哈萨克斯坦境内生活的是游牧的突厥民族,直到18世纪初期,俄罗斯帝国将哈全境吞并,哈萨克斯坦开始沦为俄罗斯帝国的殖民地,至今哈萨克斯坦的民族和文化属于突厥文化、伊斯兰文化和斯拉夫文化的结合体。

哈萨克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90多种。煤、铁、铜、铅、锌产量丰富,被称为“铀库”,此外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钨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铬和磷矿石占第二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占亚洲第一位。此外,铁、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也较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00亿吨,煤储量为39.4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1700万亿立方米。森林和营造林2170万公顷。地表水资源530亿立方米。耕地大部种植以春小麦为主的粮食作物,还产棉花、甜菜、烟草等。

东哈萨克斯坦州:位于哈萨克斯坦东部,阿尔泰山西南,额尔齐斯河上游。北与俄联邦的阿尔泰边疆区接壤,西北与哈国的巴甫洛达尔州相邻,西与卡拉干达州相邻,南与阿拉木图州相邻,东与新疆伊犁州交界。东哈州地理位置优越,跨国铁路运输和航空业发达。塞米巴拉金斯克自古就是中亚的交通枢纽。

该州设立于1932年3月10日,塞米巴拉金斯克州和巴甫洛达尔州的一部分都曾为其组成部分(后分别于1938年和1939年独立出去)。1997年5月,塞米巴拉金斯克州(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并入东哈州,使该州面积达到28.3万平方公里,位列全哈第三。人口约138.46万(2017年10月1日),其中54.5%为哈萨克族,40.5%为俄罗斯族,其他民族占5%。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巨大差异使得东哈州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州府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和塞米巴拉金斯克市汇集了该州37%的居民。相对较大的城市还有列宁诺戈尔斯克市、济良诺夫斯克市和阿亚古兹市。

东哈州自然景观丰富,有荒漠、草原、原始森林、永久冰川和高山。东部和东北部是山区,有些地方长满针叶林(鲁德内山脉和南阿尔泰山脉);北部和南部以丘陵、平原和带有山丘的草原地貌为主;东南方与塔尔巴加泰山(最高峰塔斯塔乌峰高2992米)相连,东哈州名胜之一别卢哈山是整个西伯利亚地区的最高山(4506米),当地居民把它称作“穆兹套”(冰雪山);整个西部是东萨雷阿尔卡丘陵,属草原和半荒漠地带。

该州气候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一月份平均气温是零下16—20度,七月份的平均温度是零上20—23度,但东北山区最低温度可达零下55度,而恰尔斯克市所在地区最高温度可达零上43度。东哈州西部地区冬天常见暴风雪,夏天常起沙尘暴,全州的降水极不平衡,高山地区年降水量达1000-1500毫米,在山麓地带为400-500毫米,而在斋桑盆地和草原地带则不超过300毫米,在半荒漠地带仅有130-150毫米。州内土壤类型多样化,有黑色土、棕色土、金碱土、森林土壤和山地土壤。山地植被多为云杉、冷杉、松树等,草原上则长满茅草和禾本植物。

哈超过40%的水资源汇集在东哈州,在东哈州有885条长度超过10公里的河流流过。州内主要河流额尔齐斯河是世界大型河流之一,发源于蒙古阿尔泰山脉的西部支脉,总长4300千米,其中1700千米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汇入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鄂毕河。哈大型湖泊也多位于东哈州,最大的湖泊是斋桑泊湖(该湖面积原为1810平方公里),1959年下游水坝建成哈萨克斯坦最大的水库——布赫塔尔马水库后,目前湖面已达到5500平方公里。其他较大的湖泊有阿拉湖(面积2650平方公里)、萨琴克科尔湖(736平方公里)、马尔卡科尔湖(455平方公里)。此外,东哈州还有舒里宾和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两个大型水库。

东哈州的矿产资源丰富,山区多金属富矿区,可开采出金、铅、铜、银、锌、锡、钨及其他金属,铅铜矿层不仅规模大,还含有镉、硒、镓等多种稀有金属。从前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开始,东哈萨克斯坦就成为前苏联主要的工业区之一,如今采矿冶金业仍是东哈州的经济基础,哈出产的所有的镁和镁合金、锌、镉、钛、精度银,97%的黄金,86%的铅,40%的铜精矿及许多稀有和稀土金属都产自东哈州的有色冶金企业,该行业产值占全州商品产值的一半以上。

全州可分为三大经济区,即西北部的矿区和工业区,中部的农业区。该州工业门类齐全,包括冶金矿业、电力工业、汽车和机械制造业等,工业产值在哈全国14个州中排名第6。其中冶金工业是该州支柱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55%以上。农业用地面积620万公顷,同时哈70%森林资源位于该州,木材储量和木材加工业居哈首位。2017年1-9月该州生产总值达2.08万亿坚戈(约65亿美元),同比增长9.5%。

中哈间边境5对开放口岸中有2对位于该州,即巴克图—巴克特口岸、吉木乃—迈哈布其盖口岸。中国主要从该州进口锌,铝,铜等有色金属及大麦等农产品,出口服装,建材和轻工产品。近年来,该州与中国特别是新疆各领域合作不断开展,目前有40多个中哈合作项目,以冶金业和矿业为主。

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系东哈州首府,位于乌尔巴河与额尔齐斯河汇合处,距阿拉木图市约800公里,是河港,也是铁路枢纽,机场可降国际航班。始建于1720年,最初是一个俄国要塞,旧称厄斯克门,20世纪40年代以来,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纷纷来到这里采矿并对当地的铜、铅、银和锌进行加工处理,这座小城才逐渐为人所知。矿工业虽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居民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比例很高。1868年建市,1939年成为东哈萨克斯坦州首府,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33.57万(2017年10月1日),其中俄罗斯族占58%,哈萨克族占38%,还有德意志族,乌克兰族,鞑靼族等。该市冶金工业规模最大,有大型铅锌和稀有金属冶炼厂。机械制造业、轻工业、食品工业、电力工业也相当发达。

东哈州主要矿藏有多金属混合矿,此外还有锡、钽、钛、镁、镍、钴、石油、煤、油页岩、沸石以及生产水泥、玻璃的丰富原料,距吉木乃口岸60公里的斋桑县已发现储量亿吨以上的露天煤矿和大型油气田。特别是斋桑油气区块核心区距吉木乃县仅80公里。此外森林和营造林2170万公顷。地表水资源530亿立方米。湖泊和水库4.8万多个。耕地大部种植以春小麦为主的粮食作物,还产棉花、甜菜、烟草等。




吉木乃边民互市概况


吉木乃县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吉木乃口岸,是我国唯一连接中哈俄蒙间的重要国际贸易通道,也是我国西北部距离俄罗斯最近的常年开关口岸。

2006年3月1日经中哈双方外交部批准,阿勒泰地区行署与哈国东哈州政府商定吉木乃口岸边民互市一日免签正式开通。2014年8月12日吉木乃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实施“三日免签”政策。吉木乃口岸三日免签边民互市贸易区也正式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个、阿勒泰地区首个对哈萨克斯坦公民实施“三日”免签政策的陆路口岸。

边民互市贸易是指边境地区边民在我国陆路边境20公里以内,经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新政办发〔2013〕23号第九条规定:边民通过边民互市贸易进口的生活用品(列入边民互市进口商品不予免税清单的除外),每人每日价值在人民币8000元以下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超过人民币8000元的,对超出部分按照规定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吉木乃边民互市贸易市场于2006年开始运营,2019年,经海关调研并征得地委行署同意,吉木乃县实施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发展工作,将互市贸易市场搬迁至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内。迁建边民互市贸易区总建设用地105亩,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 2019年计划完成投资4100万元用于互市贸易区扩建升级,资产规模达到1亿元。建成后,将以国有控股公司为主体,主导互市贸易区的管理运营。拟改建互市贸易区将按照互市贸易“一线放宽、二线管住”即“入区备案、出区管住”的管理模式,实施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发展工作。

2014年8月12日,互贸市场“三日免签”政策正式实施。按照海关管理要求,互市贸易市场迁至我县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吉百汇商贸城。我们将整个吉百汇商贸城作为互市贸易交易市场进行了申报,该市场占地3.5万平米,共有商户267家(其中哈国商品区商户23家),是集餐饮服务、酒店客房、娱乐休闲、化妆美容、超市批零、家电家具、建材配件、服装鞋帽以及农贸市场为一体的综合性贸易市场。

现有互贸市场内部以销售哈国巧克力、糖果饮料、甜点饼干、少量化妆品、生活日用品、红酒洋酒等产品为主。

现有互市贸易市场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互市商品入境时以哈国旅客携带方式入境,进境物品品种、数量和金额在口岸一线进行查验,并严格执行8000元限制,商品仅限于糖果、饼干、饮品等成品、半成品类,交易品种受限制,交易规模小。二是吉木乃县城吉百汇商贸城负一楼,交易场地狭小,查验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仓储条件,极大地影响了互市贸易转型发展的实施。

为发展壮大互市经济,切实用好、用活、用足国家给予边境地区的优惠政策,将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带动边民搞活边境经济,吉木乃县人民政府已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升级改造:

新建吉木乃边民互市贸易区,具备海关联检、检验检疫、交易结算、免税交易、仓储物流、报关通关、信息中介等综合服务功能。

市场内允许交易货品有:国外产品:油葵、亚麻籽、豆类、松籽、冷冻鱼、肉类、清油、面粉等农副产品;糖果饮料、甜点饼干、巧克力等食品;服装鞋包、珠宝玉石、化妆品、护肤品、红酒洋酒等货品;国内产品:外版手机、电子产品、果蔬、瓷器、五金配件、生活日用品、家用电器、纺织品、服装箱包等货品。

吉木乃边民互市贸易区,秉承兴边富民,繁荣边贸的宗旨,宏观规划,微观调整,合理规划了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平台三大功能区。一级市场为中哈边民免税交易市场,持边民证的境内外人员可在市场内可享受每人每天8000元免税交易额。值得一提的是,互贸区建成后,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区将纳入吉木乃互市贸易区,即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查验区与互市贸易区相连通,哈国货车经互市贸易区卡口放行进入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查验区,卸货检验,存储至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查验区冷藏库,检验合格肉类产品可进入互市贸易区交易,享受互市贸易8000元免税政策,这将大大降低肉类进口成本。

二级市场为互贸区商业街区,区内设有进口食品、出口商品、珠宝玉器、名品、服装、冷鲜、日用百货、果蔬、电子产品、机电产品等10类主题街区,共有96个商位面向国内外招租。在商业区内无论游客、散客还是从事批发贸易的外地商户,均享有日均购买8000元人民币商品,免缴进口关税和环节税的政策优惠,吉木乃县域及周边百姓、观光游客,可以足不出国,随时购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外绿色健康产品及精美商品。

吉木乃边民互市贸易区,同时配套建设了互贸管理中心、外汇结算厅、申报验放厅,服务两国边民,将吉木乃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成为两国边民贸易之家,服务之家,发展之家。

吉木乃边民互市贸易区,在建设实体平台的同时,计划构建运营海外街、跨境购等电商平台,为吉木乃边民互市贸易区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链接国内各省市互市贸易区,南北互联,东西互通,飞越国界!





新西伯利亚概况


新西伯利亚州位于俄罗斯联邦的中部,面积为17.8万平方公里;东西长642公里, 南北长444公里;总人口28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75%。该州北部与托木斯克州接界,东部与克麦罗沃州相邻,西部与鄂木斯克州毗连,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阿尔泰边疆区和哈萨克斯坦接壤。首府新西伯利亚市,建于1893年,距莫斯科3191公里,人口约140万人,面积477平方公里,为俄罗斯第三大城市,也是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最大城市。该州总面积的近一半为农业用地(包括农、林、牧、副、渔业用地),5%为湖泊和河流,湖泊和河流的总数约3000个(条)。州内还有大片原始森林,人迹罕至的荒野、草原和原野。该州的面积大于瑞士、丹麦、比利时、荷兰等国面积之和。新西伯利亚城市人口,在俄罗斯国内仅次于莫斯科与圣彼得堡。该城境内工厂非常多,并拥有一些俄罗斯最好的大学、博物馆和剧场。

矿物土地:新西伯利亚州矿物资源不多,已发现的约有20种。该州很多地方都分布有黏土,它是生产砖、陶器和其他制品的重要原料,储量估计为3.46亿吨。在北部的沼泽地带泥炭的储量很大产地约有600多处,储量估计为72.898亿吨,年产泥炭为1.56亿吨。石油、天然气、冷凝液等碳水化合物资源储量约有2.09亿吨,但分布比较分散;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有3000万吨,年最大开采量可达230万吨:天然气C1+C2储量约为45亿立方米。东部地区分布着许多建材原料如:石料、沙子、石灰石、黏质页岩。此外,这里还有大理石、煤炭、黄金等矿藏。

农业用地占新西伯利亚州总面积的47.7%(其中耕地22.2%),森林面积占26.6%,灌木丛面积占1.6%,沼泽地面积占17.4%,水域面积占4.3%,其他土地资源占2.5%。农业用地在全州分布较为均匀,该州改良土地面积约为11.3万公顷,其中的10.66万公顷属农业耕地。农业灌溉用地约为5.69万公顷,干涸土地面积为5.07万公顷,被破坏土地面积约为2600公顷。

农业:该州乳肉畜牧业、养禽业、养蜂业、养猪业、养羊业比较发达,在部分地区人们还从事养马业、养兽业和养鱼业。此外,亚麻和醋柳(沙棘果)油生产在该州也占有一定地位。近些年农业产值下降幅度比全俄平均水平要小,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产值下降幅度较大。该州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69.13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占播种面积的大部分,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春小麦、秋小麦。此外这里还种植燕麦、黑麦、荞麦、豌豆、黍等。饲料作物占播种面积的33.6%;马铃薯、蔬菜和瓜类作物约占播种面积的2.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0,7%主要以亚麻、芥、向日葵为主。果园里则种植着穗醋栗、沙棘果、马林果、苹果等,南部地区还种植西瓜。

工业:新西伯利亚州是西伯利亚重要的工业区之一,以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工业为主。此外,电力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业也很发达。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电工技术设备、仪器仪表和冶金设备等。在新西伯利亚州机器制造业中无线电电子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占有特殊地位,这些工业企业与宇航和原子能工业企业一起成为该州军工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工业:在新西伯利亚州工业结构中电力工业居第二位。电力工业仅满足当地的需求。新西伯利亚州的电力主要依靠新西伯利亚水力发电站(发电能力455兆瓦)和5个中央热电站(1个位于萨马拉,其余4个位于新西伯利亚市)来供应。